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纪录片凉州会盟解说词配音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纪录片凉州会盟解说词配音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哪个朝代皇帝正式册封了西藏?
公元1246年,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第四代祖师萨迦班智达·贡嘎坚赞千里跋涉,来到甘肃凉州,并于第二年(公元1247年),与元太宗窝阔台的次子、西凉王阔端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“凉州会盟”。
中统元年(1260年),世祖即位,尊为国师,即大元帝师,使统天下佛教徒。至元元年,使领总制院事,统辖藏区事务。所以是元朝忽必烈正式册封的
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的理解?
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、民族团结之本、精神力量之魂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对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、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,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。
在历史长河中,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、崇礼亲仁,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、勇猛刚健,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、敢拼会赢,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,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。
昭君出塞、文成公主进藏、凉州会盟、瓦氏夫人抗倭、土尔扈特万里东归、锡伯族万里戍边等就是这样的历史佳话。
近代以后,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,各族人民共御外侮、同赴国难,抛头颅、洒热血,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、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。
其中涌现出一大批少数民族的卫国英烈、建党先驱、工农运动领袖、抗日英雄、开国将领,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。“人心所归,惟道与义。”在百年抗争中,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、心聚在了一起,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,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。
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、继承、发展起来的,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,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。
窝阔台继承汗位后为何不把自己的直属汗国放在中原,反而让四弟拖雷的子孙日后崛起呢?
成吉思汗选择了窝阔台做大汗,却把95个千户里的60多个封给了拖雷。按照中原王朝的传统观点,这简直是故意留下兄弟阋墙的引子。
蒙古人的千户不仅是军事组织,还是民政组织,这就相当于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,却把70%的土地和人口封给了朱棣。
虽然拖雷要向窝阔台汇报工作,但是毕竟实力摆在那里,窝阔台的命令,拖雷即便是不接受,不执行,窝阔台也不能拿他怎么样。果不其然,窝阔台还没登上汗位呢,就收到了拖雷满满的威胁的意味。
(成吉思汗把70%的军政实力留给了拖雷)
窝阔台虽然是成吉思汗指定的汗位继承人,不过蒙古汗王还得由贵族民主会议(忽里台大会)上推举产生,这个就好像是中原皇帝的登基大典一样。不过比起中原皇帝的登基大典不同的是,蒙古的忽里台大会的举办地点是有限制的,只能在蒙古人的发祥地——斡难河和怯绿连河上游。其他地方举办的忽里台大会都被认为是不合法的。
之所以这么规定,可能是由于蒙古人的分封制度是实封,而且这些贵族亲戚们都分出去很远,除了在发祥地举办家族宴会,顺带商量国事外,在其他地方都很难让其他地方的人信任并且还会制造不必要的矛盾。
窝阔台顶着个虚名,做了两年的虚君,为啥呢?因为窝阔台让拖雷召集大家开会,拖雷就是不召集。为啥是拖雷召集呢?因为拖雷是幼子(嫡子里的幼子),蒙古人有幼子守灶的传统,家里的事都是由拖雷说了算。再说,拖雷的军政实力摆在那里,他不点个头,这些封出去的亲戚们来了没人接待他们算是轻的,要是拖雷发起狠来,这些人哪儿还能全须全尾的回去?
(拖雷也是一个狠角色)
拖雷拖了2年不开会,以监国的名义处理国政,把自己继承下来的60多个千户里的军政、民政都安排妥当后,终于点头答应召开忽里台大会,把大汗的权力给了窝阔台。想必此时的窝阔台即使想恨拖雷也恨不起来,也不敢恨。
窝阔台做了大汗后,非常的宽容,对待那些贵族奴隶主非常优厚,动辄赏赐巨万,使得国库经常是空的,只好派了大量的理财官到各地搜刮。这其中,难保不是窝阔台要在这些权贵中树立私恩。
唉,要说这窝阔台,大汗当的也是憋屈的慌。
窝阔台也不是没有能耐,他首先要继承父亲的遗志,发誓灭金,而且派给了智勇双全的四弟拖雷千里大迂回,借道宋境北攻金国。拖雷大军在敌国境内迂回数千公里,竟然在三峰山之战中把金国主力歼灭了。拖雷的威望再一次提升,可是在回师的过程中,却在巫师的蛊惑下饮下符水,中毒死了。
(拖雷死因成谜)
拖雷死后,诸子尚幼,只有拖雷的大妃主持家族内政。这位大妃很聪明,对待窝阔台很恭敬,事事以成吉思汗颁布的札撒为圭臬,窝阔台本来想生点法子把拖雷继承的千户分出去些,削弱这一支的势力,可是都被成吉思汗的札撒这道王牌给挡回来了。
这有点像铁铉守济南,把洪武大帝的牌位挂在城头上,逼得城下的朱棣有炮开不得,气的直跳脚。然而,就是因为这样,拖雷系才保留住了翻盘的希望。
在灭金以后,窝阔台本来想按照传统再次分封。不过些时候耶律楚材提醒他:“如果外这么分下去,大汗名下可就不剩下什么土地了。”窝阔台因此停止了分封,改成了“五户丝食邑”,土地和民政都还掌握在大汗手里。这种加上中央集权的操作本来是没有什么的,除非,窝阔台系能够永远守住大汗的宝座。
但是很难,因为蒙古人的汗位传承很难说有章法可循,大汗生前指定的遗命都不一定能够得到遵行,因为还有忽里台大会这样的贵族民主制度。而民主,实际上就产生了很多操作空间。
窝阔台系的几个王子,有一些王子封在了阿尔泰山以北的草原,还有一些王子封在了河西走廊。这些势力中间被察合台汗国和大汗汗国给隔开了,不能连成一片。本来,如果窝阔台把自己家的子孙封在中原,使得河西与中原势力连成一片,反而能构成对大汗汗国的战略包围圈。
这在窝阔台做大汗的时候,自然没什么,可是当汗位落在了蒙哥身上时,窝阔台系的诸多王爷们才发现,他们的领地七零八落,根本难以形成有效的抵抗。蒙哥汗抓住机会,一次会议上就把预谋作乱的窝阔台系诸王和臣子们清洗了300多人。窝阔台系势力大衰,只有在凉州的阔端(凉州会盟的主角之一,据说他在西藏有一场美丽的邂逅,因此不愿意刀兵相向,才采取了会盟收降的方式)因为与蒙哥交好,才得以保留领地。
(窝阔台汗国被察合台、元朝瓜分)
窝阔台之前一直没有舍得分出去的中原汉地,自然成了大汗汗国的一部分,落入了拖雷系的掌控中。蒙哥鉴于窝阔台系诸王反抗无力,也不含糊,上任伊始就进行了一次分封,主要集中在拖雷系的诸王之中。
窝阔台系的诸王,只能等到窝阔台的孙子海都成年后,才在西北地区集结了术赤系、察合台系的一些王爷们发起了对忽必烈政权的叛乱。当然,由于实力不济,加上各个王爷们的分歧,这些叛乱最终被元朝镇压。
窝阔台汗国成为四大汗国里最先消失的汗国,从1225年立国到1301年被察合台汗国和元朝瓜分,立国凡有76年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纪录片凉州会盟解说词配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纪录片凉州会盟解说词配音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